-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1-08-30 15:31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省委直接带领下,吉林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审视世情、依据国情、结合省情先后制定和调整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的调整主要有六次:
第一次,是1983年中共吉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当时的战略思想并没有用“发展战略”的概念,但发展远景和奋斗目标非常明确,表述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省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翻两番。”即在1980年186.2亿元基础上,增加到745亿元。这次奋斗目标定到20年,故为“经济发展远景”。根据这个远景目标,省委提出了“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指出:实现本世纪末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是在今后五年内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做到工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投资逐步加快,财政收支平衡,并有结余。”“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战略重点抓紧抓好”。
第二次,是1988年中共吉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此次会议向全省首次提出“增强战略观念”,但对具体目标没有做明确的阐述。此时的发展战略正在拟定,但战略思想已经初步确定,主要体现在“发展战略方针”和“发展战略措施”上。战略方针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优势,协调稳定发展,实现裕民富省。战略措施是:把科技和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积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和个体经济。”“实行全方位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功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第三次,是1993年中共吉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在这次发展战略调整之际,省委首先指出了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依靠科技教育,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为把吉林建设成为发达的边疆近海省而努力奋斗。”针对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是,“要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要在1994年完成经济跃上新台阶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快速高效发展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发展战略思想也比较清楚,表述为战略任务,即“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并指出这意味着“发展战略的调整”。
第四次,是1998年中共吉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在这次会议上,省委提出了跨世纪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二步,到2005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比1997年翻一番,人均值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远景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进人国内发达省份行列,社会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城乡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为此,具体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改革开放,突出科教兴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把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会议提出了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和实施“大经贸”战略。同年12月,吉林省委七届二次会议调整为“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
第五次,是2002年中共吉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这次大会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十五”计划,提前实现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位次前移;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省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就业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经过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努力,把吉林初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省份,尽快地使全省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议在坚持“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基础上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后称“四大战略”。
第六次,是2007年中共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这次会议在继续实施“四大战略”基础上,提出未来五年六大奋斗目标:一是,到2011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前移,人均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二是,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初步建成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三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投资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五是,生态示范省建设取得新成果,资濒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六是,科技、教育、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事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吉林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转变的历程告诉我们:每次新的目标与战略的提出,对于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性的调整与转变,都是一次积极的跨越式的推动与提升,都是一次开拓的创新性的突破与推进。吉林人民逐渐地享受到这种历史性飞跃和科学性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正在同全国人民一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现,逐步实现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